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划“正确”,否则划”错误”。

材料一:他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他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修无度。最终导致隋朝灭亡。

材料二:他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他任用贤才和敢于直言的谏臣,革除政弊,减轻人民负担,国力逐步强盛,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隋文帝。

(2)材料一中隋朝灭亡的时间是在618年。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唐太宗。

(4)材料二中的“他”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

(5)从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统治者应爱惜百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道理。

 

答案解析

(1)错误(2)正确(3)正确(4)正确(5)正确

(1)依据材料一“他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结合课本所学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隋朝第一位皇帝;隋炀帝是隋朝第二代皇帝,本问错误。(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本问正确。(3)依据“材料二他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可知“他”是唐太宗,结合课本所学,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唐朝第一位皇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626年李世民继位,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本问正确。(4)依据“材料二他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可知“他”是唐太宗,结合课本所学,626年李世民继位,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本问正确。(5)依据材料一“他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修无度。最终导致隋朝灭亡。”反映了他不体恤民力,不爱惜人民,失去民心导致隋朝灭亡;依据材料二“减轻人民负担,国力逐步强盛,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反映了他统治时期,减轻人民负担,得到人心,得到支持,社会经济繁荣,由此得出:统治者应爱惜百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道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