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是非 明事理 学榜样]
题目描述
【题目】[辨是非 明事理 学榜样]
材料一:《论语》中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羞耻心是做人的底线,是道德自律的基础,有耻才能有所不为。人而无耻,就会无所不为,人不可以无耻。
材料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已历经15年,15年中评选了许多人物,其中有徐本禹、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姚明、孙杨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袁隆平、于敏、屠呦呦这样的睿智学者,更有魏青刚、洪战辉、吴锦泉这样的普通百姓,还有郑培民、梁雨润、牛玉儒这样的党政高官。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
(1)“行己有耻”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材料二中的感动中国人物传递了哪些正面的情感?这些正面情感也属美好情感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3)将感动中国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会对自己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解析
(1)①具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真诚面对自我,知耻而后勇;③树立底线意识,违反法律、触犯道德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2)①信任感、安全感、责任感、胜任感、正义感等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情感。(3)①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②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③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④我们的社会和国家会变得更加美好。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借助材料考查了自尊和知耻、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培养社会责任感等内容.需紧扣题意、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予以解答.(1)“行己有耻”启示我们要有知耻之心,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一个知耻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并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2)美好的情感有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想,徐本禹、丛飞、王顺友等人或勇于面对挫折,或积极承担责任,或弘扬社会正义.我们青少年可以通过观看视频、阅读他们的事迹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3)本小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将感动中国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有助于提升我们的道德素质;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关试题
领导方式是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作用
(单选题)DMR全称是()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
(单选题)服用雷尼替丁时,应()。
(单选题)长期服用肠道灭菌药可引起缺乏下列哪
商业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
3.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治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有许多亮点,其中一个是
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北宋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
各种寻找系外行星的方法中,“产量”最多的是(
有时工作急需,所采购的物资或在校准/检测过程
人防工程防火分区划分宜与人防工程()相结合。
由于门盖不严,风吹向虹吸管管口,将产生的虹吸
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
关于GRE序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尼氏征常阴性。
矿井的初步设计完成时,应提供的文件包括()。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