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
题目描述
【题目】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而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图一,写出下列字母对应的地点名称。A ;C ;G ;并指出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图二中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你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早出现于哪一个朝代吗?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变化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答案解析
(1)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北 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涿郡 洛阳 余杭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3)曲辕犁 唐朝(4)经济重心南移 两宋时期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两宋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由此可知,“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北 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依据材料二图一和所学知识,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可知,A是涿郡;C是洛阳;G是余杭;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3)依据材料二图二和所学知识,唐朝江南人民改进了犁的结构,制成曲辕犁,便于深耕。由此可知,图二中的工具叫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朝。(4)根据上述材料及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相关试题
9793Excel在默认状态下一个工作薄中只
(判断题)教师个体道德意识经历了一个由道德良
(单选题)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是()。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方
(单选题)男性,40岁。要求为其妹妹捐献肾脏
(单选题)患者左上颌4567与左下颌567缺
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
2017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周恩来利用
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_______
志愿服务的理念是什么?
浮盘沉没时,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目前服装最合体的裁剪方法是()。
下列体现政府采购中公开透明原则的有(
决定声音特性的是( )。
汽车依引擎与驱动轮间之关系位置,为了能乘坐较
企业在确定了网络目标市场范围战略后,就要选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施工企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