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21:45:09

    材料一:2018年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2018年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继续审议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和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侵权责任编草案等。首次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疫苗管理法草案、专利法修正案草案等。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同学们要努力做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治国方略?

(2)阅读了上述两则材料后,李同学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梦,必须坚持法治强国,也要坚定教育强国的理念。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解析

(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相关的一些草案,体现的是科学立法,反映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本问考查正确认识法治建设和教育建设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中所起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里的民主就是民主法治建设,文明指的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所以学生可围绕法治建设的作用和教育的作用角度组织答案,最后得出结论:题文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梦,必须坚持法治强国,也要坚定教育强国的理念”的观点是正确的。

(1)依法治国。(2)观点正确。我国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因法治而进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一个民族创断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