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就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学习就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来。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能领会政治家的精神。康有为与孙中山虽同生于广东省,但人生轨迹却不同。1898年,当孙中山在日本宣传革命思想时,康有为在国内掀起了哪一运动?1905年,当康有为流浪欧美时,孙中山在日本创立了哪一资产阶级政党?1924年,当康有为反对冯玉祥驱赶溥仪时,孙中山在广东创建了哪一军校?
(2)“联系”能感受思想家的魅力。概括下列材料的基本主张,分别写出1917-1924年间俄国实践这些主张的具体史实。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织……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1848年)
(3)“体验”能感悟“常人”的情怀。指出下列材料中“国事”的基本含义,从材料中你能体验到作者怎样的情怀?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翠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恨。国事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林觉民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又前写与妻子的遗书
(4)“反思”能领悟科学家的品质。据下图写出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和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品质。
答案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 1898年,当孙中山在日本宣传革命思想时,康有为在国内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改造中国,但最终失败;1905年,当康有为流浪欧美时,孙中山在日本创立了中国同盟会,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组织基础;1924年,当康有为反对冯玉祥驱赶溥仪时,孙中山在广东创建了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军事人才,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通过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力,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依据材料“吾今死无余恨。国事不成,自有同志者在”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林觉民在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材料充分体现了他通过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挚爱妻儿,但为国家抛弃自己的小爱的高尚情怀。(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打破了神创论所学,提出了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达尔文不怕困难,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维新变法运动。中国同盟会。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2)夺取政权;发展生产力。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3)通过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挚爱妻儿;但为国家抛弃自己的小爱(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4)《物种起源》(进化论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怕困难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相关试题
公园城市建设要加快转变产业发展和经济工作组织
5354智慧树知到《知调之识行查之事市场调查
某老师在教授完新知识后,让学生做练习题,以掌
【简答题】 广州地铁有几种车钩?有何连接特性
【名词解析】 上肢牵拉试验(学历考试,国家开
[单选] 江汉平原的黄土地,可以种植任何农作
377. 在三门峡市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香港回归前,美国《财富》杂志曾以“香港之死”
伏尔泰在《巴比伦公主》中写道“一个令人尊敬而
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
《随想录》的主题是()答案?
【单选题】 【】是连续整体性的,对控制地压有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 、 、 用以证明
若在观测场正东方向拟建一座住宅楼,相对于地面
就业的重要性()
氯气处理工序除雾包括( )
狭水道航行,采用平行方位线导航,应调整雷达到
从相对简单的领域去了解自然,有利于知识的积累
匈牙利首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