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3:53:05

历史学习就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学习就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来。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能领会政治家的精神。康有为与孙中山虽同生于广东省,但人生轨迹却不同。1898年,当孙中山在日本宣传革命思想时,康有为在国内掀起了哪一运动?1905年,当康有为流浪欧美时,孙中山在日本创立了哪一资产阶级政党?1924年,当康有为反对冯玉祥驱赶溥仪时,孙中山在广东创建了哪一军校?

(2)“联系”能感受思想家的魅力。概括下列材料的基本主张,分别写出1917-1924年间俄国实践这些主张的具体史实。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织……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1848年)

(3)“体验”能感悟“常人”的情怀。指出下列材料中“国事”的基本含义,从材料中你能体验到作者怎样的情怀?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翠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恨。国事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林觉民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又前写与妻子的遗书

(4)“反思”能领悟科学家的品质。据下图写出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和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品质。

答案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 1898年,当孙中山在日本宣传革命思想时,康有为在国内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改造中国,但最终失败;1905年,当康有为流浪欧美时,孙中山在日本创立了中国同盟会,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组织基础;1924年,当康有为反对冯玉祥驱赶溥仪时,孙中山在广东创建了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军事人才,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通过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力,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依据材料“吾今死无余恨。国事不成,自有同志者在”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林觉民在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材料充分体现了他通过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挚爱妻儿,但为国家抛弃自己的小爱的高尚情怀。(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打破了神创论所学,提出了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达尔文不怕困难,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维新变法运动。中国同盟会。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2)夺取政权;发展生产力。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3)通过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挚爱妻儿;但为国家抛弃自己的小爱(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4)《物种起源》(进化论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怕困难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