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出台经过1986年3月3日,一份报告送到了中共
题目描述
“863计划”出台经过1986年3月3日,一份报告送到了中共中央驻地中南海。后来根据这个报告而形成的《关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报告》被称为“863计划”。这份题为“关于追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人联合提出的。在这份报告中,他们针 对世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紧迫现实,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议和设想:要全面追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制定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计划。这份报告很快呈送到邓小平的案 头。邓小平两天后就做了批示。他认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并指示“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邓小平并要求有关负责同志,“宜速决 断,不可拖延”。根据邓小平的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有关部门立即邀请部分科学家进行座谈,科学家们对高技术项目的选择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有关部门将讨论意 见上报邓小平,邓小平做出了明确的批示。根据这一批示,形成了《关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报告》。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根据这一报告 编制而成的《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纲要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7个领域,确定了15个主题项目作为突 破重点,以追踪世界先进水平。“863计划”于1987年3月正式开始组织实施,上万名科学家在各个不同领域协同合作、各自攻关,很快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回答:(1) 试述比较常见的几种提出公共问题的主体。(2)试分析在本案例中专家人士所提建议是怎样成为公共问题并进入政策议程的。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1、试述比较常见的几种提出公共问题的主体。5-256比较常见的几种公共问题提出主体:关联知识点(1)政府部门。(2)政治人物。(3)政党组织。(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6)专家人士及咨询机构。(7)公民和社会团体。(8)政策网络评分参考:每个1分,共8分。2、试分析在本案例中专家人士所提建议是怎样成为公共问题并进入政策议程的。5-269(1)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1分)(2)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针对世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紧迫现实,王大珩等四位学者作为公共问题的提出者,向中共中央提出了要全面追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制定中国高科技发展计划的建议。(2分)(3)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邓小平认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两次做出重要批示,为四位学者提出的公共问题进入议程创造了条件。政治权威人物对问题的察觉往往较易于建立政策议程。(2分)(4)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为“863计划”的出台提供了机制保障。(2分)教材章节/页面:5-269
相关试题
关于参与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采
医院健康教育是指A又称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
下列属于证明商标的是( )A南京盐水鸭B绿色
在不列颠,先后颁布的蛮族法典有()A《埃塞伯
关于逮捕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逮
我国行政机关实行的行政组织体制是A行政首长负
代理的种类包括A总代理B独家代理C普通代理D
丁某为筹措流动资金,决定变更保险合同,减少保
企业应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库存现金盘点,确保现
名词解释:反馈
西方行政学的创始人是 ( )A威尔逊B泰
《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有权确定的专属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有 ( )A成员国
简述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在人际传播的说话技巧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商业银行的监督机构包括()A董事会B监事会C
随意活动是意志活动的( )A目的B结果C基
国际私法要解决的主要是( )A一个国家之内不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 ( )A
文学四要素理论有何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