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汉学家或中国学家,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往往
题目描述
【题目】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汉学家或中国学家,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这个意义而言,一部世界汉学史或中国学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形象不断被重构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潮”的潮涨潮落
17、18世纪,中国产品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充斥欧洲。一股追求“中国时尚”的“中国潮”在欧洲蓬勃兴起……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已经从崇拜中国器物和制度转向了崇拜中国儒家文明……然而,这种“中国潮”并没有能够在欧洲长期地维持下去……为贸易利润而歌颂,为生产利润而贬低的这种现象在中国茶被印度茶和锡兰茶所取代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材料二从法国汉学到美国中国学
法国汉学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欧美中国研究的中心。……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传教士的贡献远比法国重要得多。但是,这个局面很快就被改变和超越了……而大西洋彼岸的新大陆(美国)却乘势而起,成为继法国之后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中心。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材料三“唱衰中国”与“唱盛中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中国学研究中,尽管仍陆续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一类“唱衰中国”的著作,但这种声音已远不如先前那样强势。与此相反,一批被称为“唱盛中国”的著作相继问世,并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这些著作包括《中国的天才:三千年的科学发明》、《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等等。
——《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从世界贸易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中国潮”在欧洲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崇拜中国儒家的哪些文明内涵?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美国成为西方世界中国研究中心的原因。为什么“唱盛中国”著作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西方进行的新航路开辟以及世界市场形成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科举考试和民本思想等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遏制以及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以及美国在亚洲实施冷战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以及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等角度思考回答。
(1)原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形成。内涵:科举制的公平、公正;民本思想(仁政思想);社会和谐思想。(2)原因: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研究中国时政以加深对中国认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在亚洲实施冷战,称霸世界战略的需要。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全球化;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欧美受经济危机影响,渴望寻求缓解危机的有效机制。
相关试题
836智慧树知到《生活中的工业设计》章节测试
(单选题)2008年年底,小王欲以自有资金和
(判断题)TIC144是三线制的热电阻温度检
(单选题)1964年的第十二次国际计量大会把
【单选题】 可以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医卫
(单选题)脊髓后角病变产生()。
带电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不能用()扑救。
大坝安全评价应包括的内容有( )。
蚂蚁:左右
许多人生活富裕了,想着怎么好玩,猎奇心理很强
立方公式怎样计算
()不属于靠摩擦力防松。
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是什么?
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
(数量关系)一头羊用10米长的绳拴在一个长方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Motorola的设备中,DHCP服务是在哪
某工地,焊接一膨胀水箱。焊工在完成了4/5的
1989年,长沙茶厂什么品牌的茉莉花茶获国家
患者男,32岁,反复间歇性上腹痛两年,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