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3:51:10

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式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依据材料一,你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依据材料二,你又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2)综合两则材料,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3)你认为在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3)证据要全面;孤证不立;不要武断下结论。

 

答案解析

(1)本题依据材料一“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等方面回答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再依据材料二“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有限的角度说明如何评价辛亥革命。(2)本题综合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不平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长期过程等方面回答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原因。(3)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孤证不立的角度回答在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1)依据材料一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等;依据材料二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当时的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等。(2)从横向看,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材料一中的报纸主要在城市发行,材料二中的老农生活在农村;从纵向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3)证据要全面;孤证不立;不要武断下结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