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13:16:38

雾霾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其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

题目描述

【题目】雾霾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其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有报告显示,全中国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

  2016年1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治污上从原来的“督企(业)”转向“督政(府)”,为此,各级政府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这一目标。治理雾霾,公众期待政府更有作为。华北地区频发的“雾霾”引发政府高度重视,以《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为代表的政策密集出台,显示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战略高度提升。治理以“雾霾”为重点的大气污染,不仅关系到环境与民生,更关系到政府的行政能力。通过自上而下的压力及其自下而上的舆论压力,环保对地方政府不作为的“一票否决”制度有望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落实。

  治理雾霾,尽管形势严峻,但只要各级政府下定决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大治污力度,再加上企业和老百姓的响应配合,蓝天白云一定会在中国成为新常态。

(1) 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治理大气环境污染。

 

 

 

(2)驱散雾霾,市民应该有怎样的担当?

答案解析

本题以驱散雾霾,治理大气环境污染为为背景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设题考查政府和公民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1)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谈谈政府应如何治理大气环境污染,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时,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政府的职能、依法行政等角度来分析说明。(2)本题要求考生回答驱散雾霾,市民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市民属于公民,因此实质是考查公民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驱散雾霾,市民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时,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1) ①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工业污染加强市场监管。②加强社会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采取措施降低工业排放,及时发布空气污染提示。③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监管力度。(2) ①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公民权利。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履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义务。③坚持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为保护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