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在不断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在不断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三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涉及的有关历史事件在何时得到基本完成?该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哪一制度?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

(3)观察材料三,从1978到1997年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怎样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从上述材料反映的我国农村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完成:1952年.制度:封建土地制度(2)原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3)趋势:迅速增长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符合国情。

(1)根据“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可知该事件是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第2问: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2)根据“……劳动生产率低下……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可知,我国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因为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3)第1问:分析数据可知,从1978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产量数据节节攀升,呈现了上升的趋势。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农民生产自主权,适应了农民的需求,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4) 从土地改革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多次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改革的出发点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关注农民利益,关注国家发展。其次,政策制定的过程启示改革要符合国情,要从实际出发。最后,从改革的结果来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强国必经之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