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今日说法》曾采访过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老大”林林,获知了林

题目描述

【题目】《今日说法》曾采访过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老大”林林,获知了林林的犯罪经历。请你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林林:我叫林林,今年17岁。读初一时,由于成绩不好,我开始经常旷课去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并在那里结识了一批社会上的小混混,零用钱不够花,我就去勒索小同学的钱。后来我索性辍学了,在社会上打拼的过程中,我组建了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团伙,他们的年龄都与我差不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财物约6万元。

记者: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待林林的将是法律的处罚。

(1)林林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2)请指出林林辍学后的行为的性质,并结合材料分析理由。

(3)林林的犯罪经历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警示?

答案解析

(1)经常旷课去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2)行为性质:犯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理由:①多次结伴抢劫,故意伤害他人,体现了严重社会危害性。②根据刑法判决,体现了刑事违法性。③法院依法判处林林有期徒刑,体现了刑罚处罚性。(3)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不良行为的认识,题文中林林经常旷课去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属于不良行为。(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犯罪的认识,题文中林林辍学后结伙抢劫,故意伤害他人等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根据刑法判决,体现了刑事违法性;法院依法判处林林有期徒刑,体现了刑罚处罚性,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的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方面回答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