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材料二:孔子广收徒门,兴办私学,有独到的教育思想。他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冉求,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不够稳重。他怕仲由冒失,就叮嘱仲由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材料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表表人物。
韩非子
孟子
墨子
庄子
(1)请正确摘抄材料一中的一句话,作为“诸子百家”出现的背景表述。材料一中,各个学派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2)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图示人物的什么教育思想?材料二图示人物的许多言行被他的学生整理成一部书,该书的书名是什么?(4)以下是材料三各学派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请对号入座,把他们的名字代号填在括号里。①主张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 ②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以法治国 ③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 ④民为贵,君为轻,主张实行“仁政”。 (5)在班上,某个同学乱丢垃圾,造成班级卫生状况很差。面对这种情况,请你运用“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中一家学派的思想来帮助这位同学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答案解析
(1)背景:“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局面:百家争鸣。(2)学派:儒家。思想:“仁”。(3)思想:因材施教。书名:《论语》。(4)墨子,韩非子,庄子,孟子(5)①儒家的思想教化法:先制定一套班级卫生的礼仪规范,加强对该同学的思想教育。②道家的顺应自然法:让该同学在闭门思过或自我觉悟中改正错误的行为。③法家的严格规章制度法:依照严格规章制度对该同学进行处罚,强制其改正错误。
(1)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一中的“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 就是“诸子百家”出现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故答案为:背景:“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局面:百家争鸣。(2)本题考查孔子及其思想。孔子是儒家学说创始人。其主要思想是仁、礼;提倡为政以德;其中核心思想是“仁”。故答案为:学派:儒家。思想:“仁”。(3)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是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对于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故答案为:思想:因材施教。书名:《论语》。。(4)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墨家代表人墨子主张 “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法家代表人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道家代表人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儒家代表人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民贵、君轻”等)故答案为:墨子、韩非子、庄子、孟子。(5)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儒家的思想教化法:先制定一套班级卫生的礼仪规范,加强对该同学的思想教育。道家的顺应自然法:让该同学在闭门思过或自我觉悟中改正错误的行为。法家的严格规章制度法:依照严格规章制度对该同学进行处罚,强制其改正错误。
相关试题
8458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定义,健康的含
2941 化学热处理不仅改变了钢的组织,而且
【单选题】 给肥胖儿添饭,应给予【】的食物。
[单选,材料题] 下列各项中,2009年毛利
(判断题)篮球技术包括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和中
下面关于辛亥革命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以下关于货币市场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本讲提到,有助于提升幸福感的各类因素包括家庭
【多选题】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心理现象分成以
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也就是说读
2017年 9月6日,省人社厅发布消息,根据
113.手术探查见右卵巢囊肿,表面光滑,未破
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的热裂纹是应力腐蚀裂纹。
通过主体部分问题的设计和被调查者的答复,市场
对主叫UE,测量UE自发出第一条”RRCCO
MT/T768-1998《煤用双层伞形叶轮浮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黄海海战中奋勇
一家被批准在全国范围内营业的保险公司,其注册
根据Z3040型摇臂钻床的电气原理图,S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