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阅

题目描述

【题目】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材料三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四中国崛起是一个“进行”时,从1949年至1978年用了30年时间,进入“崛起准备期”,再从1979年至2020年用40年时间,真正进入了“崛起起飞期”。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反映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崛起准备”到“崛起起飞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现象:中国经济(工业)迅速发展;原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或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2)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3)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理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可知,1953—1957年,中国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所以,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中国经济(工业)迅速发展。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1957年,我国政府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2)依据材料二信息“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的变化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3)依据材料三信息“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58年出现高指标、浮夸风的“大跃进”运动。依据材料三信息“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58年大办食堂的人民公社化运动。(4)依据材料四所给信息“从1949年至1978年用了30年时间,进入‘崛起准备期’,再从1979年至2020年用40年时间,真正进入了‘崛起起飞期’”可知,从“崛起准备期”到“崛起起飞期”发生转折的时间点是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