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9 17:46:14

材料一: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新课标,将于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新课标,将于2018年秋季执行。语文课标变化突出,语文学科设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增加到72篇,提高了学习要求。此外,美术、音乐、体育等课表都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1)为什么高中课程要增加古诗文学习内容?

(媒介素养)面对如潮资讯、海量观点,我们应怎样选择?某校学生会对本校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如下:

(2)上述调查结果启示我们应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公共秩序)在安徽省合肥火车站,一名女子“高铁扒门”的视频在网上热传:高铁就要发车了,该女子以等迟到的家人为由,用身体霸占高铁车门入口阻碍发车。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取证,依法进行处理——责令其认错改造,同时处以2000元罚款。

小明说:只要公安机关依法惩治不守规则、不守秩序的行为,就能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了。你同意该观点吗?并说明理由。

(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满足人们公共需求和公共空间选择的设施,公共设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如此重要的设施却遭到一些人的野蛮破坏:人行横道上的井盖频遭车辆压坏、盲道被挖坏、人行道地砖损坏......这些公用设施是保护公众安全的重要设施。

(3)如果你发现公共设施受损时,你会怎么做?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文化。依据教材知识,分析材料可知,高中课程增加古诗文学习内容,是因为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等。据此作答。(2)本题考查提高媒介素养的要求。结合教材知识,从善用新媒体、培养媒介批评能力、利用媒介创造和传播信息、遵守道德和法律等方面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维护公共设施,结合教材知识,发现公共设施受损不能无动于衷、要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报告等方面考虑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1)古诗文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等等。(2)提高媒介素养,要善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工作、娱乐和交往。提高媒介素养必须培养媒介批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要学会利用媒介创造信息。提高媒介素养,必须增强法治意识,树立道德观念。(3)当我们看到公共设施受损时,不能无动于衷,要采取积极措施。当受损的公共设施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时,可以在旁边设立警示标志;也可以打电话给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报告公告设施受损情况。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