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6 14:11:06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军事

题目描述

  [单选]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军事经验总结出来的三十六条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下列战役中成功运用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计的是:

A.城濮之战
B.垓下之战
C.猇亭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解析

[搜题无忧参考解析 本题为中国古代史常识。第一步:分析考点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主动出击,而是养精蓄锐,以守待攻,之后乘其疲劳,一战而胜。猇亭之战,也叫彝陵之战、夷陵之战。公元222年,刘备挥兵东征孙权,孙权向刘备求和不成,派陆逊迎战,陆逊用以逸待劳之计,阻挡了蜀汉军。所以选C。第二步:分析选项A选项:城濮之战与“退避三舍”的典故有关,不涉及三十六计,排除。B选项:垓下之战中韩信用“十面埋伏”之计围困项羽,排除。D选项:淝水之战与“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的典故有关,不涉及三十六计,排除。故本题选C。知识拓展:城濮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32年,楚晋两军交战于城濮。晋文公兑现当年在楚国流亡时许下的诺言“退避三舍”,令晋军后退,楚国子玉率军冒进,大败。垓下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交战于垓下。韩信以“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大军围于垓下,并且让汉军唱起楚国民歌,使楚军军心涣散。而后派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被追至乌江畔,自刎而死。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前秦出兵伐晋,交战于淝水,东晋仅以8万军力大胜80余万前秦军。东晋抓住秦军尚未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进攻,击败秦军前锋部队,挫其锐气,最终打败了前秦。这场战役的典故有“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2015-联考/安徽-008】   

参考答案: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