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5:36:05

审视历史千年,我们既看到了无数追求个人思想解放而挺拔高大的灵

题目描述

【题目】审视历史千年,我们既看到了无数追求个人思想解放而挺拔高大的灵魂,也听到无数在封建礼教压制下的哭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

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起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书》

材料二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

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材料三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三以及所学知识,说明在人欲问题上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主张的差异。

 

答案解析

(1)根据“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正君心是大本”等内容可知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权威,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而朱熹则主张“正君心”,要求君主“存天理,灭人欲”。(2)结合材料二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可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伦理纲常,最终是束缚了人性,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而文艺复兴者则倡导人性,主张人的解放和思想自由,肯定人的价值,反对封建专制束缚人性。

(1)差异: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权威,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通过正君心学说,要求君主“存天理,灭人欲”。(2)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三纲五常”,束缚人性,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诉求,以维护专制统治。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反对封建专制对人性的束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