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进入近代,中国虽落后于世界,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题目描述

【题目】进入近代,中国虽落后于世界,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没有停止重塑自信的脚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是分别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材料二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出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2)为什么说中国革命由国共两党决定是从1924年开始的?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回答,中国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

材料三  中共十五大报告在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所探索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层面:维新运动(或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答出其中一个运动即可。)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答出其中一个运动即可。)(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正式建立(或国民党一大召开;或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 成就:建立黄埔军校;北伐胜利进军(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统治;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根据材料一“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进行洋务运动,李鸿章等领导的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层面康有为、梁启超发动了维新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皆可),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精神层面陈独秀等掀起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等,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2)据材料二“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或国民党一大召开或第一次国合作建立),所以说中国革命由国共两党决定是从1924年开始的。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在1924年建立了黄埔军校,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统治,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