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原创性改革)

材料一  战国思想家荀子曾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1)材料一中荀子评论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作用。

(学习型改革)

材料二  隋唐之际,日本留学生、学问僧身处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的时期,又亲眼看到强盛的隋王朝骤然土崩瓦解和唐王朝的兴起这样的历史变动。他们回国后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变革起了很大作用。他们会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更易看出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要求仿效中国、进行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加速了改革的出现。

——摘编自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改革”是哪次改革。有历史学家认为,这次改革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请你说明原因。

(掠夺式改革)

材料三  列宁曾这样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3)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列宁为何要如此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

(适时性改革)

材料四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经济政策的决议。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并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5)2019年10月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如下决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活力。”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要取得成功需要哪些因素?

答案解析

(1)分封制。西周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2)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必须出高价赎买。农奴在获得解放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4)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5)改革适应本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政治制度的有力保障等。

(1)依据材料一的“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可知材料一中荀子评论的是我国古代的分封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通过分封,西周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2)依据材料二的“他们会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更易看出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要求仿效中国、进行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加速了改革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改革”是大化改新。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因此有学者认为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结合所学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农奴获得自由。改革规定,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必须出高价赎买。农奴在获得解放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4)依据材料四的“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并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新”在: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5)依据材料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活力。”我认为改革要取得成功需要的因素有:改革适应本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政治制度的有力保障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