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近代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艰难曲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近代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龙袍的制作费工费时,据清宫档案记载:皇帝的龙袍由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制作匹料……由宫内造办处缝制为成衣,这期间共用绣工近500人,绣金工40余人,画样者10余人,用时接近两年之久;所耗费的银两也是非皇家不可承受,以缂丝工艺或是刺绣工艺制作龙袍需要用去白银1000多两。
——《宗凤英:一件龙袍千两白银》
材料三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四下图为1890年前后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它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规模仅次于德国费尔克林根钢铁厂,居世界第二位,故被当时的舆论称之为“东方雄厂”。
——《汉阳铁厂——湮没的钢铁巨龙》许晓斌、段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承担龙袍制作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宫内造办处有哪些特点?龙袍的昂贵说明了什么?
(3)阅读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导致19世纪中期中英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
(4)材料四中的汉阳铁厂的兴建是出于什么目的?如何看待“东方雄厂”这一赞誉?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不难归纳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根据材料即可归纳。龙袍昂贵要联系君主专制制度等分析原因。(3)主要考查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由材料中“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19世纪的前70年里”“1820年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等信息可得出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为1700年至1820年中国领先世界,1820年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两国之间的差异可以分别从两国的政治、经济、政策、思想教育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4)考查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目的和对其进行评价,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
(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规模大,产品供应宫廷,生产不计成本。皇权至上,统治者的贪欲。(3)原因: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中国固守农耕经济,生产方式落后。(4)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规模大;单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不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这条道路最终失败。
相关试题
4066【标准答案】____级国家秘密是一般
7258 药材五加皮的气味是A.气微,味微甘
【多选题】 下列各项支出中,可以计入无形资产
7452一年来,改革开放不断催生发展活力。党
(多选题)作业吊篮工作钢丝绳突然卡在提升机构
4. ( )可以反映出一国的或世界的经济发展
(单选题)一级分行运营管理部负责运营监管经理
俗话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启
某公司国有股占55%,私营股占30%,企业员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
关于砂浆试块说法错误的是( )
“诗人老去莺莺在”是元稹的诗句。()
12世纪建立大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单选题)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
拌制混凝土时,在相同砂用量的条件下,为节省水
下列行为是由内部动机引起的是( )。
关于长期借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口服补盐液每100ml中含有以下哪组成分()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分类和账龄,采取不同比例对应
“___________”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