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O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材料二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2)针对材料二遇到的问题,“北魏统治者”的“抉择”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中国与世界。观察下面的二幅图片,回答问题。

(3)根据图一,写出图中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4)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巨大贡献的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人物?

(5)结合图二,写出你怎样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照抄原文不得分)

答案解析

(1)秦始皇。目的:抵御匈奴。看法: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2)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出发点:长安;终点:大秦(古罗马、欧洲都算对)(4)张骞。西汉(汉)(5)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但照抄原文不得分

(1)根据材料中“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秦始皇;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匈奴;根据材料“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结合所学知识,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2)根据材料“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 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大秦。(4)根据所学知识,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巨大贡献的是张骞;张骞是西汉时期的人。(5)根据图二“商贸交换之路、科技艺术交换之路、民族友谊之路、宗教传播之路”结合所学知识,我们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