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判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材料二: 大事记(如表)

1979年

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0年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1982年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6年

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99年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第五条第一款

(1)据材料一,说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哪些政治制度遭到破坏?(2)据材料二,说说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答案解析

(1)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认识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1)依据材料一“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判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中吸取的教训是:认识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故答案为:(1)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认识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