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2:36:13

近代历史上“中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历史上“中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类

生产关系

文明阶段

主要内容

传播途径

“中学”

封建生产关系

农耕文明

“四书”“五经”

传统教育和科举

“西学”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工业文明

近代科学技术

新式学校教育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就其制度而言,大体有三种制度引入中国……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至少有三次大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在近代,“中学”境遇不佳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以来引人中国的“三种政治制度”。指出近代前期中国的“三次思想观念更新”。

 

答案解析

(1)本题实际上问的是传统文化为什么没有促进中国社会的变化。从传统文化本身内容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因素等方面来分析传统文化没有转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以来引入中国的“三种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制、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制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制度。根据所学知识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可以很容易得出近代前期中国的“三次思想观念更新”。

(1)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学”不利于新的生产关系和工业文明的传播,不利于近代科技发展,不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2)三种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苏维埃制度或社会主义制度。三种思想观念:洋务思潮(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思潮(君主立宪思潮);实业救国思潮;民主共和思想;民主科学思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