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证
2025-03-11 20:53:01

学前儿童骨骼有什么特点?日常生活中哪些环节容易损伤学前儿童的

题目描述

学前儿童骨骼有什么特点?日常生活中哪些环节容易损伤学前儿童的骨骼?

答案解析

(1)学前儿童骨骼的特点:①学前儿童因骨盆、腕骨和足骨尚来骨化,骨骼总数多于成人,有300余块。②在胎儿扣婴幼儿期,骨髓为红色,具有造血功能。5~7岁后,骨髓腔逐渐被脂肪组织填充变为黄色,失去造血功能。③骨组织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种成分构成。年龄越小,骨骼中有机物含量越多。相反,随年龄增大,无机物含量逐渐升高,有机物含量减少。学前儿童因骨组织中有机物含量高,骨骼弹性大、柔韧性好、可塑性强,但硬度小。④儿童期因骨组织不断生长,儿童身体长高、长壮。(2)日常生活中容易损伤学前儿童的骨骼的环节:①婴幼儿如果缺钙、患佝偻病,婴儿的骨缝和囟门闭合将延迟。②生活中的一些不良刺激,如站立姿势不正确、单肩负重、睡软床等均可导致脊柱出现侧弯、后突(驼背)或前交等畸形改变。③学前儿童因骨盆尚未骨化,骨骼之间主要借助软骨连接而成,具有不牢固、受外力作用容易发生骨骼移位的特点。学前儿童从高处向坚硬地面跳,容易使骨盆受冲击而发生移位,影响成年后骨盆的形态和大小。④学前儿童因腕骨骨化尚未完成,手腕力量小,手的精细动作能力差,不宜拎重物,不提倡长时间写字、绘画等,以防手部受损伤。⑤学前儿童因足底肌肉、韧带、肌腱发育不全,过多行走、站立、肥胖、负重过大等容易使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