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尽心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说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
材料三 《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
——摘自《世界:一部历史》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形成原因。
答案解析
(1)法治思想:依据材料一“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可知治国需要法制以及权力不能干预执法;依据材料一“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可知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背景: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孟子生活的时代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宗法观念的影响以及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等回答。(2)特征: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图中的信息从内容上、思想主张、相互关系、思想传承并以及多元到一统趋势回答。原因:结合所学内容上从社会变革、关系上从中华文化同源以及国家统一趋势增强等回答。
(1)法治思想: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2)特征:内容上,学派众多(或思想活跃);思想主张带有时代性; 关系上,各种思想之间有关联;思想传承并发展;多元到一统趋势。原因:内容上,社会变革;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关系上,中华文化同源;国家统一趋势增强。
相关试题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
4818从毒品对人的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
48 tRNA结构特点和功能是A、二级结构为
[单选] 关于电子信息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为弘扬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某班开
(单选题)机体分泌皮质激素在午夜至上午9时分
(单选题)处方中含有冰片、麝香等芳香挥发性药
出生于春秋时期,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被
(1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
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中,哪一条改变了中国半
仲裁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 )。
对检验不合格的焊缝必须返修至合格,返修次数不
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下列行为中,属于施工企业业务承揽不良行为的是
()是胸围的测定点。
将1~9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的九宫阵,使阵中每
《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建设工
201×年3月31日,财政部发行的某期国债距
某企业拟投资生产一种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5
沥青混合料摊铺作业时,正确的做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