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制度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题目描述

【题目】制度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选自《礼记·礼运》

(1)材料一实际上介绍了我国古代两种制度的更替。结合所学知识,填写A、B两处制度的名称。

A        ;B       

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意思:西周初年分封71个诸侯国,来治理国家)

——《荀子》

(2)与材料二中“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什么?其短期和长期影响分别如何?

(3)战国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管理,秦国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变化有何认识?

答案解析

(1)A:禅让制;B:世袭制(2)制度:西周分封制。短期影响:控制地方,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长期影响: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对抗中央。(或造成春秋战国时期割据纷争局面)。(3)县制或郡县制(4)随着时代变迁,制度要不断创新。

(1)根据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禅让制和世袭制。尧、舜、禹他们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所以A是禅让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称王,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所以B是世袭制。(2)根据材料二“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短期影响是控制地方,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长期影响是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对抗中央(或造成春秋战国时期割据纷争局面)。(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管理,秦国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4)结合上述材料可知,随着时代变迁,制度要不断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