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古今中外,民生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

题目描述

【题目】    古今中外,民生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为了解决好民生问题,各国更是通过各种改革来保障和改善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

统治措施

汉高祖

减轻人民的赋税、徭役

汉文帝

三十税一或全免;三年服一次徭役

汉景帝

三十税一定位汉制;把服徭役的年龄推迟到20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统治者的什么统治政策?

(2)列举我国唐代出现的盛世局面。结合所学,分析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

材料二:“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的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材料三:其实,罗斯福新政的最大贡献,不是帮助美国经济复苏,而是帮助美国民众度过了大萧条的艰难日子。比如通过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存款者提供保障;遁过建立住房拥有者貸款公司,给住房所有者提供保障;通过制定新的劳工关系法,给劳工权益提供保障。

——摘自《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3)材料二、三分别描述的是哪次改革?据材料归纳指出两项改革分别是如何解决当时民生问题的?

材料四

时间

四大件

20世50-70年代

缝韧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世纪8090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1世纪以来

智能手机、电脑、汽车、楼房

 

(4)据材料四分析,建国后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时期,国家为了改善民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5)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休养生息政策。(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任意一点即可)  都注重减轻人民的负担,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勤于政事,注重节俭,善于纳谏,重用人才。(任意一点即可) (3)1861 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罗斯福新政;解放农民,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和一块份地;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建立住房拥有者贷款公司,制定新的劳工关系法等。 (4)原因:改革开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5)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等。(言之有理即可。)

(1)据材料“汉高祖减轻人民的赋税、徭役,汉文帝三十税一或全免;三年服一次徭役,汉景帝三十税一定位汉制;把服徭役的年龄推迟到20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汉初统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西汉建立初年,由于长期战争破坏,经济萧条,百姓流离失所,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唐代出现的盛世局面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是都注重减轻人民的负担,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勤于政事,注重节俭,善于纳谏,重用人才。(3)据材料“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的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其实,罗斯福新政的最大贡献,不是帮助美国经济复苏,而是帮助美国民众度过了大萧条的艰难日子。比如通过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存款者提供保障;遁过建立住房拥有者貸款公司,给住房所有者提供保障;通过制定新的劳工关系法,给劳工权益提供保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三分别描述的是1861 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1933的罗斯福新政。据材料可知,1861 年改革解放农民,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和一块份地解决当时民生问题;罗斯福新政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建立住房拥有者贷款公司,制定新的劳工关系法等解决当时民生问题。 (4)据材料“20世50-70年代缝韧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20世纪80、9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21世纪以来智能手机、电脑、汽车、楼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后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为了改善民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