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五千年奋斗结晶的中华传统文化,正滋养着我们。据要求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五千年奋斗结晶的中华传统文化,正滋养着我们。据要求回答问题。

(1)社会大变革一定是思想大发展的时代。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主要思想与“百家争鸣”中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2)近代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汪荣祖认为,康有为和章炳麟是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的先锋。阅读下列摘编自《康章合论》的材料:

甲:1878年,(康有为)在求学时,“忽思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1879年,他又说,“既念民生艰难,天与我聪明才力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志”。

乙:章炳麟希望即使国亡,国魂可以不亡,终可复国。欲令国魂不亡,唯有掌握国性,坚持文化认同。……主张读经与其提倡国学,都是出之于保持中国文化特性的动机。而文化特性有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

 

请回答:①甲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志向?写出他的主要政治活动。

②概括乙中章炳麟的主张。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对这一主张持何态度?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有学者认为,社会繁荣后,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也逐渐理智。写出我国决定开始改革开放的会议名称,例举此后我国在理论和祖国统一方面的重大成就各1例。

 

答案解析

(1)仁、礼。庄子;韩非子。(2)①拯救天下。推动光绪帝变法②提倡国学等。批判。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和新文学。(3)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等;香港回归等。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主要思想是仁、礼,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百家争鸣”中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韩非子。(2)根据材料的“忽思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以及“既念民生艰难,天与我聪明才力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志”内容可知,①甲反映了康有为拯救天下的志向;为此,他推动光绪帝变法来挽救民族危亡。②根据材料的“欲令国魂不亡,唯有掌握国性,坚持文化认同。”可知乙中章炳麟的主张是提倡国学。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对这一主张持批判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和新文学。(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决定开始改革开放的会议名称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转折,此后我国在理论和祖国统一方面的重大成就分别是:邓小平理论等;香港回归。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