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6:23:35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民

题目描述

【题目】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面示意图

图一分封制

图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分别是我国古代什么朝代开始推行的政治制度?

(2)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此外,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在这项措拖指导下,在长安兴办的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什么?

(3)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明朝和清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皇权和相权对比的角度,谈谈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图一的“分封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依据材料一图二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皇帝、郡、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2)依据材料二的“主父偃”和“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在长安举办太学,大力发展儒学教育。(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君权,明朝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等。为了加强君权,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朝大兴兴文字狱。(4)依据材料三的“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1)西周,秦朝(2)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3)明朝:撤中书省,废丞相;废行省,设三司;设厂卫机构;八股取士等清朝:设军机处;兴文字狱等以上两个朝代各任举一例即可(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或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