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与推论:判断正误。
题目描述
【题目】史实与推论:判断正误。
史 实
推 论
正确与否
(1)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他们,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新经济政策通过有限地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模式可以相互借鉴,互相交融。
(2)罗斯福称“产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有深远意义的立法。”美国的工业产值1935年比1933年几乎翻了一番。
罗斯福新政创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彻底避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3)美国实行“新政”期间,通过一项法令,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此举的目的是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相对过剩。
(4)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当英国、苏联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时,英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
(5)一位德国军事历史学家说:“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
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变得更为残酷。
(6)雅尔塔协议同意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三个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苏联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雅尔塔会议维护了中国的既得利益,有利于迅速打败日本法西斯。
答案解析
(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正确(6)错误
(1)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所以出现了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故(1)的史实是新经济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最终走向社会主义。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模式可以相互借鉴,互相交融。故(1)是正确的。(2)依据史实中“产业复兴法”,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史实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但是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故(2)的推论错误的;(3)依据课本所学,美国实行“新政”期间,通过一项法令。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目的是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相对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整。故(3)的史实和推论表述正确。(4)依据课本所学,慕尼黑会议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的侵略,想祸水东引对付苏联。1940年10月,德国空袭英国,英国开始抗战;材料三的史实中1941年6月,苏联战争爆发后,“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表明英国要援助俄国。由此可知英国、苏联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时,英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故(4)的史实和推论表述正确。(5)依据史实“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坦克的出现”,这些是用于战争的新的科技成果。结合课本所学,这些新式武器的出现了,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可以得出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变得更为残酷的结论。(5)的表述是正确的。(6)依据史实中“维持外蒙古的现状;苏联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结合课本所学,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背着中国同意: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害。故推论是错误。
相关试题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涉及损益的
[多选] 下列各项中,免征或不征契税的有(
(判断题)事业单位利用会计报表,并借助其他有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
著名小说《苔丝》的作者是谁?
单选题】 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是(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途经河北省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在201
213. 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领导
调合油的组成分为()。
如何配置邻区优先级?
间站通常由对接舱、气闸舱、轨道舱、生活舱、服
构成合同的文件组成包括哪些?
我国《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
下列技术中属于我国实行合同登记管理的是(
刊登证券发行募集文件前终止保荐协议的,保荐机
零售物价指数
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