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6 18:39:06

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

题目描述

  [单选]

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答案解析

[参考解析 本题为争议题中公选A;华图选D;其他选D;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意图判断题第二步:寻找重点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攀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临深溪,就不知道地有多厚。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实践才能出真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也是强调实践出真知,与题干蕴含道理一致,所以选D。第三步:分析选项A选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冒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侧重强调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并非实践的重要性,与题干蕴含道理不一致,排除。B选项: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与题干蕴含道理不一致,排除。C选项: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我用。与题干蕴含道理不一致,排除。故本题选D。注:争议题是指各家答案不一样的题目。我们收录的各机构答案均来自于网络且有完整答案及解析截图,如果出现在我们公布完争议题答案后各机构更改答案,我们很开心。欢迎来电来函从知识层面探讨。【2011-安徽-028】   

参考答案: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