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资本,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根据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资本,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

材料二: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杀死了押队的军官……举起反抗的旗帜。

材料三:秦朝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国祚共十五年。遥想当年“秦王扫六合”是何等的威风,可短短历经二世十几年即亡……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体现了秦朝的什么问题?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二中的“领队人”是谁?有人说:“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就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对此你怎么看?2分)

(3)材料三中秦朝灭亡发生在哪一年?遥想当年“秦王扫六合”是何等的威风,可短短历经二世十几年即亡,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解析

(1)秦的暴政;表现在:沉重的赋税,沉重的徭役和兵役,刑法严苛。(2)陈胜、吴广。不同意,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残暴统治,遇雨误期只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即导火线,即便途中没有遇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迟早会爆发。(3)公元前207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1)根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材料一反应的是秦的暴政,材料一体现的是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除此之外还有沉重的赋税,刑法严苛。(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对此看法不同意,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残暴统治,即便没有陈胜吴广误期,也会有农民起义,遇雨误期只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想法: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无论有多么强大,只要实行暴政,失去民心,等待着它的就是灭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