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4:42:14

古代中国多元文化碰撞交流,沟通中外,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古代中国多元文化碰撞交流,沟通中外,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特别重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作法家,还有人将其当儒家。

——选自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

材料二  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争鸣”的主要认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所评述的历史事件及其观点,并据此谈谈我们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

 

答案解析

(1)据“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可知作者认为“争鸣”既是诸子百家各自发表看法,思想争鸣,同时也是互相吸收,在互补中趋于完善。(2)事件:据“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观点:据“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可知作者认为“汉化”政策是导致北魏衰落的原因。态度:由材料内容可知,在对待不同文化上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

(1)认识:诸子百家既互相争鸣,也互相吸收,在互补并趋于完善。(2)历史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观点:“汉化”政策是北魏衰落的原因;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