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
题目描述
【题目】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直接了当地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摘编自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材料三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被认为已达到19世纪初以来之巅峰……(因)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巨大势力……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强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发了什么反响?(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指出促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所给关键信息“一年前(1894年”)、“一年后”即1895年。可以推断,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是《马关条约》的签订。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1300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称“公车上书”。 从此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促进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运动兴起。(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国际会议。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是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此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中国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或五四运动)。(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所给信息可知,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由出卖中国的利益(领土)到维护中国的领土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战场是二战东方主战场,国际地位提高。(4)依据前面材料,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国际社会无视和损害中国利益。由此可知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会提高国际地位;随着民族的独立,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的影响力等。
(1)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或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影响:促进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运动兴起(2)目的: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反响:引起了中国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五四运动)(3)变化:由出卖中国利益到维护中国领土要求。原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4)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影响力扩大;勇敢不屈的民族品格。
相关试题
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答案
8778明知他人有恐怖活动犯罪、极端主义犯罪
以下对儒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
(单选题)尿路刺激征的主要原因为()。
(单选题)下面会影响藻酸盐凝固时间的因素是(
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普遍存在,难以避免,主要包
75.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高级工劳动生产率最高的车间是:
关于不同条件下水泥使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冶金石灰的主要化学成份是()。
计算涡流试验线圈阻抗的公式是什么?()
钨精矿的热球磨碱浸出与传统的机械搅拌浸出比较
金融期货交易的结算机构具有以下职责()。
危机下沉:指年轻人面对本应在下一年龄段才会出
哪些是西方善于互动的交流方式()。
如果一个插入的光栅图像被重载那么以下说法错误
二十世纪很多哲学流派都在探讨人感受能力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