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案例分析(15分)

题目描述

【题目】案例分析(15分)

材料:王某,17岁,九年级学生,原来在学校表现良好,后来由于结识社会青年,开始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时常无钱上网,一次,王某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时被抓,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给予了拘留10天的处罚。然而,他恶习不改,为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竟然发展到欲将邻居家10岁男孩李某骗至山湾偏僻处。李某不愿前行,王某遂卡其脖子,见李某呼救,又用石块猛砸其头部数下,致李某当场死亡。

(1)王某的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2分)

(2)王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2分)

(3)王某由旷课开始,发展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中说明了什么?(3分)

 

答案解析

(1)王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的行为是违法校纪校规的行为。(2分)(2)王某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是一般违法行为。用石块猛砸其头部数下,致李某当场死亡是犯罪行为。(4分)(3)“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了一般违法,如若不及时改正,很快就会演化为犯罪。(3分)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良行为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认真分析材料,找到关键信息,题文中王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的行为是违法校纪校规的行为。(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一般违法和犯罪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其中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情节轻微;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情节严重,所以王某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是一般违法行为。用石块猛砸其头部数下,致李某当场死亡是犯罪行为。(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一般违法与犯罪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不良行为与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如果不能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