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3:30:32

图文探究题(论从史出,用史料印证认知)

题目描述

【题目】图文探究题(论从史出,用史料印证认知)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伴随着琅琅的读书声,大型原创舞《孔子》在曲阜杏坛剧场上演,舞剧以舞蹈的形式对孔子的一生和内心情感进行了完美的演绎。

舞剧以人物传记形式展现了孔子“仁”“和”的思想理念。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是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用舞剧的形式加以外化,以现代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视觉效果进行展示,更好地实现了传播效果。剧情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条是孔子的思想脉络,一条是孔子的生活经历,一虚一实,交融发展。全剧共分“序”“礼乐天籁”“仁德安邦”“圣坛惊梦”“车革千国”和“尾声”六个部分,突出表现孔子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忠孝为大、以智信为怀、以情义为天的思想精髓。“礼乐天籁”主要讲述了孔子早期“礼”思想的形成;“仁德安邦”主要讲述了孔子出仕后,在其“仁政、德治”之下,社会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景象;“圣坛惊梦”刻画了孔子由于当时君王的骄奢淫靡而抱负难伸,最终辞官归去的无奈与悲愤;“车革千国”主要讲述了孔子及其弟子历尽千辛万苦,周游列国传播“仁政、德治”的经历,表现了孔子为理想历尽艰险却矢志不移的坚定与执著。

——新华网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周游列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回答孔子广收门徒体现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说说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发扬光大孔子的思想。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宣传自己的思想,实现自己的政治追求”回答;第二小问从没被采纳回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孔子思想提倡“仁”不符合诸侯争霸战争需要角度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依据孔子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思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贵族教育被打破以及教育范围扩大等角度思考回答。 (3)依据材料三“表现了孔子为理想历尽艰险却矢志不移的坚定与执著”可知宣传孔子思想,结合所学从弘扬传统文化以及扩大儒家思想影响角度思考回答。

(1)目的:宣传自己的思想,实现自己的政治追求。结果:未被统治阶级认可。原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但在战乱兼并的状况下,统治者热衷于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和对人民的控制,因而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2)“有教无类”的思想。作用: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受教育者的范围扩大,推动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3)宣传、弘扬孔子思想中的优秀精华部分,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