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5-30 08:25:12

“被边缘化”大多是一种主观感受,而非客观事实。有的单位被赋予

题目描述

题目

“被边缘化”大多是一种主观感受,而非客观事实。有的单位被赋予的任务已足够重要,有的干部被委派的工作已属量才适用,但这些单位和干部依然觉得被重视得不够。抱怨和不满,在很多情况下,不过是期望得到更多的同情和关注。然而,这种负面的心态不仅得不到同情与关注,反而会在怨天尤人中消磨工作热情和奋斗意志,自己把自己边缘化了,甚至最终出局。不排除确有被忽视的情况,但从根本上说,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奋斗和业绩是走向成功最好的通行证。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被边缘化”往往并非客观事实
B:抱怨和不满的情绪只会对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C:没有边缘的岗位,谨防自己把自己边缘化
D:摈弃“被边缘化”的消极思想,要以积极的行动掌控自己的命运

答案解析

文段首句交代“被边缘化”是主观感受而非客观事实。接下来三句话具体阐述了“被边缘化”产生的主观心理以及所造成的危害。最后一句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引出文段的主题句,也是作者对这个问题提出的对策,即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种情况,也就是,我们应该自己掌控自己,奋斗和业绩会是我们成功的通行证。D选项是文段最后一句的同义替换。 A项,是对“被边缘化”的解释,不是文段重点,故排除A选项。
B项,仅谈到这个问题的影响,并没有提到对策,故排除B选项。
C项,对策的表述不明确,没有提到具体应该如何做,故排除C选项。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答案: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