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

题目描述

【题目】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据材料一指出:秦“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措施有哪些?

材料二 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哪一事件的完成引起了上表中数据的变化?

材料四  37年前的春天,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成为中国开启国门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27年前的春天,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象征;2017年的春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上演。            

——摘编自时事政治

(4) 材料四中这些“春天”的到来,最初得益于什么会议的战略决策?

材料五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

(5)材料五中的“岛国”是通过什么事件解决生存危机的?

材料六  1921年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换原业主经营,实际上是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6)材料六中“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来自于哪一政策的实施?

(7)综合以上材料和探究,你有何感悟?

答案解析

(1)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奖励军功 (答出任两点给分)  (2)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3)三大改造                    (4)十一届三中全会              (5)明治维新                   (6)新经济政策                (7)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倾邻国而雄诸侯”,反映了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雄起。结合课本所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规定:废除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奖励生产;奖励军功等。这些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里,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依据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可以反映的戊戌变法。结合课本所学,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年光绪帝按照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3)依据材料三表格中数据变化可知,1956年相较于1952年,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都有了较大增长,公私合营有了显著发展,而个体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都有明显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三大改造的结果。1953-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我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依据材料四“37年前的春天,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成为中国开启国门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27年前的春天,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象征”由此可知反映了中国的对外开放。结合课本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5)依据材料五“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可知“岛国”是日本。结合课本所学,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6)依据材料六的时间“1921年12月”,“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反映了1921年俄国出现了国有经济和非国有制经济,出现了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课本所学,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7)依据前面的材料一的商鞅变法使秦朝称霸于各诸侯;材料三中的三大改造确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材料五明治维新改革摆脱了沦为半殖民的危机;材料六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此可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依据材料四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强大发展起来,由此得出改革是强国之路;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