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4:41:00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史学界认为:“任何文化都是由外在物质、中间理论与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制度;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近代前期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是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请回答:

(1)概述中国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派别及思想)。

(2)就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心态层面”的历史事件各举出一例。

(3)“心态层面”的主要内容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解析

(1)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经历了六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他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是并未付诸实践;第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以恭亲王奕䜣等为代表。主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付诸实践;第三,19世纪末期出现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掀起维新变法运动;第四,19世纪末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领导了辛亥革命;第五,辛亥革命后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以胡适等为代表,开展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第六,十月革命后,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将其作为改造国家的思想武器。(2)近代向西方学习大致经历了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三段历程,各自的代表分别为:物质层面: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心态层面:新文化运动。(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前期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到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新方向。

(1)历程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未付诸实践;②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并付诸实践;③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掀起维新变法运动;④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领导了辛亥革命;⑤激进派:开展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⑥十月革命后,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将其作为改造国家的思想武器。(2)物质层面: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心态层面:新文化运动。(3)宣传马克思主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