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向总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由颐和团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谍,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逼和六君子被杀。
——根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粱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摘自《光明日报》《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引发戊戌政变的因素。袁世凯告密对戊戌政变的历史进程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答案解析
(1)因素:根据“御史杨崇伊向总禧太后上奏折”得出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根据“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得出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根据“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得出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影响:结合所学可得出戊戌政变发生后,袁世凯的告密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2)缺陷:根据“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康南海自编年谱》”可得出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真实。注意:根据所学可从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等角度概括。
(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影响:戊戌政变发生后,袁世凯的告密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2)缺陷: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真实。注意: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相关试题
132.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
[单选] 二律背反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
强大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直接
下列关于该市城乡居民人均每日时间利用情况的说
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严禁进行焊接作
法律产生的过程就是习惯的再制度化。()
【标准答案】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20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2周年纪念
2018年9月1日起实施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
【单选题】 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商品,为了维护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及该地区导致水土流失
卷杠的质量要求:()。
引入通信局的交流高压电力线应采取高、低压()
王某因涉嫌抢劫被某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分析评价苏联学前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所经过的
牺牲阳极填包料配方应由施工单位确定。
弯沉值的单位以()计。
创新原理能为解决技术矛盾提供重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