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8:41:38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影

题目描述

【题目】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济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三  百家争鸣时期没有主流思想。秦帝国崇尚法家,汉初尊黄老,汉武帝独尊儒本开始树立儒家思想的官学地位……宋代讲究经世致用,理学处于边缘地位,到南宋末年才被重视。理学论证了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并将其普及到社会下层民众,明清时期三纲五常成为全社会的道德观念,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仅仅是昙花一现。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題解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在西汉“被奉上独尊地位”的有利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儒学产生的新思想。

(3)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趋势特征。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其在汉代以后长期成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的原因。

答案解析

(1)因素:由材料“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可知,儒家思想的二重性特征是儒家思想在西汉“被奉上独尊地位”的有利因素;由材料“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济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可知,新社会秩序巩固的需求也是其有利因素。措施:结合所学可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进行列举。政治上是采用儒家学者参政;文化上是将兴办太学和地方学校,将儒家经典为教科书。(2)问题:由材料“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可归纳为理学日益僵化;由材料“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可知,明清时期的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新发展:结合所学联系李贽、黄宗羲等人的观点,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角度进行作答。政治上是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是提倡工商皆本;文化上是反对程朱理学,追求个性解放;学术上是经世致用。(3)特征:由材料“汉武帝独尊儒本开始树立儒家思想的官学地位”可知其往官方化方向发展;由材料“理学论证了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并将其普及到社会下层民众,明清时期三纲五常成为全社会的道德观念”可知,儒学往普及化和哲学化方向发展。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儒学自身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对统治者统治需求的契合等方面入手分析。

(1)因素:儒家思想具有二重性;新社会秩序的巩固。措施:采用儒学家参政;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地方学校。(2)问题:理学日益僵化;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新发展: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君主专制;经世致用;工商皆本。(3)特征:官方化、普及化、哲学化。原因:儒学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展完善;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