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一直是社会发展的主流。

题目描述

【题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一直是社会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识读图一、图二

(1)图一从侧面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用唐朝的相关史实说明“汉藏一家亲(图二)”。

材料二

识读图三、图四

(2)图三中的C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图四中的D、E两个政权在当时达成了怎样的协议?

材料三识读图五

(3)从图四(见材料二)到图五局面的实现,是由哪一个民族完成的?试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分析图五局面的实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试简要分析统一国家的形成与民族交融的关系。

答案解析

(1)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或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2)党项族协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到大散关一线划定为分界线。(3)蒙古族意义: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4)民族交融是推动国家统一和巩固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统一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1)第一问,依据图一所给信息“《步辇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步辇图》反映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求亲使者的情景,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它从侧面体现了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第二问,依据图二所给信息“汉藏一家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和吐蕃长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松赞干布是唐朝时西藏地区的杰出赞普,他仰慕中原文化,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唐中宗时,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2)第一问,依据图三所给信息“上京”可知,图三是北宋与辽、西夏的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夏在宋的西北,史称西夏。图三中的C是西夏,由党项族建立的。第二问,依据图四所给信息“淮水”,图四是金、南宋与西夏对峙图,D是金;E是南宋。结合所学知识,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形成宋金对峙局面。(3)依据图四和图五所给信息可知,我国的疆域不断扩大,完成了统一。结合所学知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后蒙古军队灭了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朝灭亡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4)依据题干中是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融合的作用在于它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国家统一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