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23:28:54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

题目描述

【题目】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材料二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指谁?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3)“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列举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

(4)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台湾和大陆因内战而分离。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被温家宝总理称为“震憾中华民族”的悲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国家分裂法》

(5)材料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材料五  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

(6)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根据“六王毕,四海一”“秦王扫六合”可知“秦王”指秦始皇嬴政。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统一中国。(2)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推行郡县制度,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共同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可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对后世影响深远等角度分析总结。(3)根据“倭人竟割台湾去”可知是甲午战争。通过《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台湾军民掀起反割台斗争,义军和黑旗军是反割台斗争的重要力量。(4)根据“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得出悲愤或爱国。(5)根据“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得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6)根据“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概括得出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从而得出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1)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2)秦朝:郡县制度。元朝:行省制度。共同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3)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义军和黑旗军。(4)悲愤或爱国。(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6)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