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3:19:51

【重大改革回眸

题目描述

【题目】【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明朝太祖朱元璋千定天下之后,在西北囤积重兵,拱卫京畿。又以大同、太原两府屯兵最重,兵多将广。洪武三年(1370)山西行省建议:“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来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商人鬻毕,即仰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如此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其后各行省边境,多召商中盐以为军储。盐法边计,相辅而行。

——摘编自张廷玉《明史》等资料

材料二:开中法的实施,政府通过以:“盐引”易军粮,使盐商“自幕民耕种塞下,得粟以输边,有偿盐之利,无运盐之苦。”弘治五年(1492),商人困守支,户部尚书叶洪请召商纳银运司,类解太仓,分给各边。每引输银三四钱有差,视国初中米直加倍,而商无守支之苦,一时太仓银累至百余万。这一改变使苏民商屯的盐商扮纷从边境撤业而归,他们只要向盐运司交纳钱银便可获取“盐引”,而“无守支之苦”,获利颇丰。

——摘编自明清食盐专卖制度史上的开中法和纲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开中法实施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开中法的作用。

 

答案解析

(1)背景:从“明朝太祖朱元璋千定天下之后,在西北囤积重兵,拱卫京畿。又以大同、太原两府屯兵最重,兵多将广”可以得出当时王朝初创之际需要解决粮食问题。此外“盐引”易军粮可以看出明朝政府掌握食盐专卖权。特点:从地理位置上看,主要在边疆地区;从目的上看是为了巩固边防需要;从形式上来看,以纳物(米)为主转为以纳银为主;从主体上看,盐商为主体。(2)首先从目的上来看,开中法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边境军粮供应,巩固了王朝政权。此外在经济领域促进商业、农业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结合材料,开中法在盐运方便起到了重要作用,减轻了明廷边粮转运的压力,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盐商群体的壮大。

(1)背景:①王朝初创之际和解决军粮及时供给;②明政府掌握食盐专卖权特点:①主要在边疆地区、②以巩固边防需要为主;③以纳物(米)为主转为以纳银为主、④盐商为主体;(2)作用:①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边境军粮供应,巩固了王朝政权;②促进商业、农业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③减轻了明廷边粮转运的压力,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④有利于盐商群体的壮大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