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7:11:47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年~1913年)

材料二:1870~1913年法国、德国、美国工业生产增长情况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70—1913年工业生产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材料三:

材料四:1914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1)跟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德和英法的经济发展有了怎样的变化?导致变化的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的变化与材料二显示的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它直接导致了什么后果?

(3)根据材料三填出图中A、E字母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4)材料四中的“战争”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并运用有关史实戳穿材料四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5)当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当世界沉浸在喜悦与悲伤、希望与绝望、激情与冷漠之中时,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重新摆在人类面前: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一切重演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年—1913年)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经济的比重呈下降的趋势,而德美则后来居上,经济超过了老牌的英法,导致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德国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它们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而英国、法国则大量输出资本,技术设备相对落后。所以,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所给信息可知,两则材料都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出现了不平衡(或经济实力大小与占有殖民地多少有矛盾)。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3)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属于三国同盟的德国,E属于三国协约的法国。(4)第一问,依据材料四的关键词句“1914年”和“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从该信息判断,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为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进行的战争。第三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从 1914年开始到1918年结束,历时四年零三个月。这充分说明了“战争会迅速结束”是谎言。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双方投入百万兵力厮杀,死伤无数,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并不是令人兴奋的旅行。(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的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因此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各国都应尊重其他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应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不与别国结盟;必须反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等。

(1)美德后来居上或英法下降;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2)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战的爆发。(3)A:德国; E:法国。(4)战争:一战;性质:帝国主义国家间为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进行的战争;战争迅速结束:一战从 1914年开始到1918年结束,历时四年零三个月;令人兴奋:可从战争的残酷程度,战争造成的巨大危害和巨大损失等方面举例。(5)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各国都应尊重其他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应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不与别国结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