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40:26

不同时期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概括,反映着当代学人对

题目描述

【题目】不同时期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概括,反映着当代学人对历史发展方向的认识不断深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1)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准备的?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

(2)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二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3)陈独秀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材料三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它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4)上述观点是研究世界近代史的新观点,结合15世纪以来历史和材料说明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解析

(1)表现:结合洋务运动的主张加以回答。首先要知道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是不改变封建制度下,只进行了器物学习,所以说其“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准备: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辛亥革命的背景即可以得出其准备为创立了革命团体,如兴中会,进行革命宣传;成立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为纲领。砍断“大树”:可以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加以回答。根据所学得出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两百多年的清朝统治;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原因:根据材料“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可知“树墩”就是指长期扎根中国几千年的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没有挖掉树墩”也可以等同于说辛亥革命没有完成革命任务,主要原因从革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辛亥革命被窃取方面分析。即辛亥革命不彻底,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帝国主义列强干预等。表现:根据所学可知因为旧的封建思想没有根除,即“树墩还在”,也就是革命不彻底,旧有东西的还会萌发。结合所学可知表现在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以及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等方面。(3)根据材料“陈独秀……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结合所学可知是指陈独秀通过新文化运动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回答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批判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4)依据材料“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结合15世纪以来历史和材料”联系所学可知材料是从全球史观的角度,主要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分析。新航路开辟及随之而来的早期殖民扩张,是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走向整体的现代世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原始积累加速,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到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出现,促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创立了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并制定了《临时约法》。(2)原因:辛亥革命不彻底;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帝国主义列强的干预;革命纲领的不彻底;表现: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等。(3)1915年,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兴起了新文化运动。(4)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