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先进的中国

题目描述

【题目】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的课程图

材料二  

材料三 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漫画内容及相关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并简述其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所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培养掌握外国语言文字的人才和适应洋务运动各方面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洋务运动培养了中国最早学习西方文化的人才,推动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2)原因: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器物,而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洋务派内部的腐败现象严重;外国列强并不希望中国走向富强。(3)方式: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维新人才。作用:在当时的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4)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1)根据材料一“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的课程图”内容“翻译公文”等信息及表格内容“军事、科技、外语”等信息可知,洋务运动所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培养掌握外国语言文字的人才和适应洋务运动各方面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洋务运动培养了中国最早学习西方文化的人才,推动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2)根据材料二“先进技术、嫁接”、“有了这些洋玩意儿,就可以富国民强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器物,而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洋务派内部的腐败现象严重;外国列强并不希望中国走向富强。(3)根据材料三“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等信息可知,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是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维新人才。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中国的近代化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