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文后题目。(共16分)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文后题目。(共16分)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A.齐之习辞者也    (     )        B.王曰,何坐?(     )

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    D.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

【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释之,以为寡人戒。

 

【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

(2)援琴撞之

【1】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写在A、B两处。(2分)

 

                ——     — ———— ————

【1】【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本着“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内的文言实词和几个常用的虚词解释要牢记在心。另外,我们应该知道许多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做到具体、精确。这里“习”不是“学习”应理解为“熟练”“是”不是“判断动词,是”应是“指示代词,这”。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