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5:27:15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徽、四川等地的农民自发地进行联产承包,触及了“禁区”,引起“两个凡是”派的激烈反对。邓小平坚定而明确地指出:“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不是罪过。”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对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他称之为“伟大的创造”,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刘剑华《邓小平理论与农村改革实践》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部分)

1980年

中国深圳、珠海等地设经济特区;中国恢复了在IMF和世界银行及其所属机构的席位;

1981年

1981年,中国开始向世界银行借款并逐步合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

1984年

1984年,中国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6年

1986年,中国正式向关贸总协定(GATT)提交“复关”申请;

1990年

1990年,中国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5年

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入世”谈判。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对于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主张以1992年为界将其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主张以2001年为界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请任选其中一种观点,推断这一历史分期的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解析

(1)意义:根据材料一中“引起‘两个凡是’派的激烈反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 对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他称之为‘伟大的创造’,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乡镇企业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思想解放等方面,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意义。(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1980年“中国深圳、珠海等地设经济特区”,“1984年,中国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90年,中国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81年,中国开始向世界银行借款并逐步合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1986、1995年 “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入世’谈判”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进程、领域、内容、目标和成果等方面,归纳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论证: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明确两个分期的基本依据和特点,然后确定一个观点,明确其具体依据,最后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最具说服力的史实,对所选观点进行分析说明。

(1)意义:进一步破除“两个凡是”,推动思想解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乡镇企业得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2)主要特点:逐步推进;以经济领域为主;主要内容是引进外资、技术,逐步打开国内市场;主动融入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以92年为界角度: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说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改革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阶段。以2001年为界角度:对外开放的角度;说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