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富国强是历代各阶层孜孜以求的大国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民富国强是历代各阶层孜孜以求的大国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丘也闲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荀子曰: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荀子·富国》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孔子和荀子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

材料二  宋政府在组织专职机构和人员进行矿产勘探的同时,还极为重视鼓励民间探矿、报矿,并给予报矿人矿产地的优先承买权。同时,亦明令禁止一些特殊场地的勘探和开采,以维护统治秩序和当地居民的利益。

——李显冬《中国矿业法发展史综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矿业政策的原因。

材料三  下图是清朝前期康熙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表。

年代

人口(亿)

耕地面积(万亩)

康熙六十年

0.256

73564

雍正十二年

0.273

89013

乾隆十八年

1.027

70811

嘉庆十七年

3.616

79152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答案解析

(1)孔子:均贫富;荀子:富民思想或民富国强思想(类似表述亦可得分)原因:大国争霸;社会动荡;战争频繁;阶级分化;社会转型等。(答出任意1点即可)(2)巩固统治的需要或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古代富民思想的影响等。(任意3点)(3)信息: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整体增加不快;人地矛盾突出等;经济得到一定层面的恢复与发展,土地兼并严重等。(得出4点)

(1)据材料“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可知,孔子主张均贫富。由材料“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可知,荀子主张富民思想或民富国强思想。这些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是大国争霸,社会动荡,战争频繁,阶段分化,社会转型等。(2)由材料二“宋政府在组织专职机构和人员进行矿产勘探的同时,还极为重视鼓励民间探矿、报矿,并给予报矿人矿产地的优先承买权。”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巩固统治的需要或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根据“同时,亦明令禁止一些特殊场地的勘探和开采,以维护统治秩序和当地居民的利益”古代富民思想的影响等。(3)据材料三“清朝前期康熙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表”可知,清朝前期康熙到嘉庆年间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整体增加不快,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得到一定层面的恢复与发展,土地兼并严重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