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时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历史现象,人口问题是民族国家发
题目描述
【题目】人口流动时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历史现象,人口问题是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冋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以来中国区域人口戶数比例变迁表
区域
西汉(2年)
东汉(140年)
隋(609年)
北宋(1100年)
明天顺
清嘉庆
东部季风区
97.35%
99.35%
99.23%
99.54%
99.97%
97.93%
秦岭淮河以南
26.68%
46.82%
27.21%
62.30%
72.26%
68.24%
?
?
?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以来我国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走西口”成为西北地区移民进入蒙古的代名词。康熙年间,汉人已经大量迁入察哈尔地区,雍正年间“自张家口至山西杀虎口,沿边千里,窑民与土默牧人咸业耕种,北路军粮,岁取于此,内地无挽输之劳”……乾隆以后,有的汉人则深入到外蒙古地区开垦。一般而言,人们也将走出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独石口到草原地区垦殖称为“跑口外”。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理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走西口”、“跑口外”对西北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解析
(1)本题主要是考查经济的发展,联系经济重心南移有关知识来回答问题。特点:首先从材料可以看出,东部季风区一直是人口密集区。其次从材料可以看出南方人口比例总体是上升的。原因:第一个特点的原因可从地理环境来分析;第二个可以从北方的战乱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方面来分析。(2)对于本小问的人口迁移是迁往蒙古,因为草原如果开垦不合理会导致沙漠化严重,因此对这个问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从材料“窑民与土默牧人咸业耕种,北路军粮,岁取于此,内地无挽输之劳”可以看出大量移民的带来带动当地的农业的发展,从材料“有的汉人则深入到外蒙古地区开垦”可得出破坏了当地的农牧业环境。
(1)特点1:稳定性,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原因:古代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特点2:不平衡性,人口分布比例有变化(有升有降),但总体上南方增大,并超越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原因:政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发展,大量北方人民南迁。经济:两汉以前,北方农耕经济明显优于南方,人口分布主要在北方;后北方生态遭破坏,而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2)影响:对于口外一些地区的农业开发起到了积极作月,但也影响农牧业生态环境
相关试题
旺旺同学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
英国国家元首
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研制新型导弹发射
西汉《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
(多选题)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
(单选题)关于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的应用下列说法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是我国境
甲乙两人约定,甲向乙购买100桶食用油,乙须
下列各项,不属于生产成本的是?A生产冰淇淋用
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简述在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实现过程中道德因素的影
地球仪的形状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
线路竣工测量不包括()。
剪纸又称(),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血吸虫的感染期是()
在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是()
受拉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
促成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化的因素可以分为
电梯零速停车是指电动机使电梯轿厢停止运行后,